生活保健

刻意追求老来瘦 易致少肌症

作者:匿名 来源:大洋网-广州日报 2014-02-14 我要评论( )

若无营养、运动干预,三成60岁以上老人、一半80岁以上老人容易出现骨骼肌量流失、肌力下降 香港内科学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,很多人对肌肉减少症(下称少肌症)认识不足。所谓少肌症

  若无营养、运动干预,三成60岁以上老人、一半80岁以上老人容易出现骨骼肌量流失、肌力下降

  香港内科学会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,很多人对肌肉减少症(下称“少肌症”)认识不足。所谓“少肌症”,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、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,在中老年人中比例较大。如果没有营养和运动干预,三成60岁以上老人、一半80岁以上老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少肌症。专家提醒,骨骼肌的减少和肌力的下降,可使人活动能力逐渐降低,还可导致和加剧骨质疏松、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,甚至成为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。

  文/记者翁淑贤通讯员方宁、张秋霞

  医学指导/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康复科主任杨俊兴教授

  调查:“少肌症”危害大关注度低

  据香港内科学会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香港市民对肌肉衰减综合征(下称“少肌症”)认识不足,关注度偏低。

  不单是香港市民,其实“少肌症”已成为一全球性的问题。所谓“少肌症”,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、肌力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。骨骼肌的减少和肌力的下降,可使人活动能力逐渐降低,还可导致和加剧骨质疏松、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,甚至成为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。临床上,这类患者多行走乏力、易骨折、脏器功能受损等,多见于中老年人。有调查发现,在没有营养和运动干预的前提下,40岁以上的人每年肌肉丢失量可达总量的0.5%~1%,而30%的60岁以上老人、50%的80岁以上老人更易出现不同程度的“少肌症”。

  榜样:77岁钟南山健硕不逊45年前

  其实,“少肌症”并不难防,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是个很好的榜样。

  近日,已经77岁的钟院士在一个高峰论坛上公开展示了两组“壮男”的肌肉照,一组是曾从影的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年轻时获“世界先生”称号的健硕肌肉照,和他60岁时上身赤裸肌肉松垮的形象形成反差;另一组是钟院士自己今年在家中锻炼后自拍的肌肉照,跟他1968年在北医求学时留下的肌肉照相比。77岁的他自豪不逊施瓦辛格,至今仍拥有三四十岁的身板,健硕不减45年前。不但体态健硕,钟南山反应的敏捷性、承受工作强度的能力跟不少年轻人比起来也一点不逊色。

  77岁的钟南山仍能“年老力壮”,其中的“奥秘”,在他近年来现身说法的多个养生访谈报道中可找到答案,那就是一日三餐均衡的营养,加上长年不懈的锻炼。

  钟南山透露他的饮食原则有三条:一是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;二是多吃蔬菜和鱼;三是不挑食,对食物不太忌口。他一般日吃4餐,并长期坚持适当补充维生素。

  “饭要天天吃,锻炼也一样。”在他谈健康的科普书中,他透露自己70多岁能拥有30岁的身体,和坚持不断地锻炼分不开。他认为老年人尤其要注重肌肉运动,因为它是血管的按摩师,能有效应对肌肉和骨骼的衰老。总之,锻炼像吃饭一样重要,即使再忙碌他都不放弃,每周要至少锻炼四次,特别是在繁忙的工作间隙,他也会尽量挤出时间,哪怕是做几个俯卧撑他也会把握机会。

  提醒:两大误区让老人易患“少肌症”

 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指出,“老态龙钟”的老人很多就是“少肌症”患者,这跟饮食和运动的不合理减少关系密切,但很多老年人并不自知。

  饮食误区:吃素减食片面追求“老来瘦”

  王晓波指出,不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片面追求“老来瘦”,刻意吃素并减少食量、降低能量的摄入,使优质蛋白摄入不足、加剧营养不良,这是导致“少肌症”的主要原因之一。#p#分页标题#e#

  王晓波提醒说,人体肌肉的逐渐衰老,跟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是有密切关系的。事实上,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分解流失大过合成,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青壮年时还要略高才能维持平衡,更要注重优质蛋白的补充。她建议肾功能正常的老人家一般每餐补充25~30克的优质蛋白,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畜禽类、鱼类、蛋类和豆类等。不过,畜类的脂肪相对高些,老年人食用时,吃禽类肉多选其瘦肉,同时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加强消化、补充维生素。

  对于消化力不足的老年人,少食多餐是个好办法。像钟南山一天吃四餐,多吃鱼和蔬菜,是较合理的安排。另外,适当补充维生素,特别是维生素D,不但可促进钙的吸引,还可助防治骨质疏松、维持骨骼强壮并防肌肉萎缩。对于牙口不好,甚至已出现“少肌症”,特别是卧床不起的老人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乳清蛋白粉和必需氨基酸补充剂。

  锻炼误区:老来养生只宜静不宜动

 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认为人老了,养生只宜静不宜动。这种认识是有偏颇的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康复科主任杨俊兴解释称,人的骨头和肌肉长期缺少一定强度的必要锻炼,都可能出现废用性萎缩。所以,即使上了年纪,也应该动静结合,经常保持适当的锻炼,一方面避免废用性萎缩,另一方面可助保持较敏捷的反应和良好的平衡能力,防止摔倒。

  “除了散步,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方式其实并不少。”杨俊兴指出,通过散步、慢跑,不少老年人的下肢锻炼相对是比较充分的,而对上肢肌肉的锻炼可通过使用哑铃、拉弹力带来加强。

  不过,要使运动习惯能保持下去,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来选择运动方式。比如,好静的老人可以散步、打太极拳等,爱热闹的老人可以练健美操、打门球等。而有腰椎间盘疾病或关节炎的,可选游泳或骑单车。此类有一定强度和量的运动一般每周进行3次左右即可。此外,老年人受制于身体条件,运动强度不能像年轻时那样“猛”。

打赏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
精彩导读
编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