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保健

秋冬皮肤病高发 这些妙招用起来

作者:爱淘 来源:网络整理 2017-06-07 我要评论( )

入秋以来,天气日渐寒冷,毛孔紧闭,汗腺分泌减少,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。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症主要有接触性过敏、带状疱疹、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。广州市东升医院名老中医黎文分析,

    入秋以来,天气日渐寒冷,毛孔紧闭,汗腺分泌减少,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。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症主要有接触性过敏、带状疱疹、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。广州市东升医院名老中医黎文分析,从中医的角度而言,引起皮肤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风毒;二是湿毒。提早预防,可争取不发病。

    接触性过敏

    进入初秋时节,因季节变化而使皮肤容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。对于敏感肌肤来说,当受到冷风或者接触到过敏原时,就可能出现皮肤过敏。要想预防皮肤过敏,保持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尤显重要。

    黎文称,秋季天气干燥加上人体油脂、汗液分泌减少,会导致皮肤相对干燥缺水,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外界过敏原或刺激物质更容易接触到皮肤的免疫细胞,从而诱发过敏。

    对策:各种野草及盛放的野花花粉等都可能造成过敏原增加,故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少接触这些植物。同时还要做好皮肤的换季护理和保养。

    带状疱疹

    带状疱疹是秋冬季节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。由于季节转换,老年人很容易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;中青年人则因为年底工作繁忙,身体劳累,均易在此时患上带状疱疹。带状疱疹是病毒性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,呈带状,分布特点为单侧性,通常呈带状侵犯神经。好发部位是头部和腰部,痛的特点是局部疼痛,不会全身痛,就像针扎和火烧一样痛。

    黎文称,现在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比以前高,与食物污染和空气污染有关。带状疱疹的病毒就寄存在肝胆内,有些人抵抗力高,能对抗病毒就不发病,有些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。

    如果带状疱疹发病,没有超过一个星期的话,一般服药三到五天即可痊愈,但超过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会很麻烦,会侵犯神经,引起神经痛,治疗起来就会很棘手。“有些患者的神经痛,痛了两三年才来就诊,中医也只是扶正祛邪,通过提正气、改善体质,来减轻神经痛。”

    对策:平时清肝胆湿毒,可冲服金银花,每周大概服两到三次;也要注意锻炼身体。痊愈之后不能掉以轻心,睡眠不好、压力过大时也很容易再次出现神经痛。

    急性荨麻疹

    荨麻疹是秋冬季常见皮肤病,海鲜、芒果、果仁类食物,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,以及寒风、冷水都可能诱发荨麻疹。荨麻疹的发病与抵抗力差或过敏体质有关,病情易复发,秋冬季节病情更易复发、加重。能于短期内痊愈的,称为急性荨麻疹;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。

    黎文称,“无风不肿,无毒不红”,荨麻疹属于风毒皮肤病的一种。同一种皮肤病的治疗也分四季、分气候,用药有所不同。秋冬荨麻疹的治疗以养血为主,若有风或有湿则要养血解毒。

    “急者治其标,缓者治其本。”黎文表示,荨麻疹患者前期吃中药时也要加一些抗过敏药,后期主要以调理血气为主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原则是祛风止痒,但用药要因人而异。偏虚体质要加补益血气的药,偏湿热体质者就要加清热解毒的药材。

    对策: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,约3/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。所以平日要注意坚持锻炼,提高免疫力。有一些患者属于日光性荨麻疹,不能接触日光。所以,预防也不能一概而论。

    皮肤瘙痒症

   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,导致皮肤极易失水。人的皮肤就会受到一定的刺激,表现为干燥、脱水。其中,主要以中老年人的反应最大,因为他们的皮肤处于逐步萎缩的状态,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如青少年、壮年那么好,容易出现皮肤干燥,表皮容易出现细小的龟裂,龟裂的皮肤端刺激皮肤末梢,就会出现瘙痒等症状。#p#分页标题#e#

    黎文称,如果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,则叫做“皮肤瘙痒症”,在中医属于“痒风”、“风瘙痒”等范畴。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、血痂、脱屑和色素沉着。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。

    对策:皮肤上有一层皮脂,它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。在秋冬季应减少沐浴的次数,减少使用碱性的沐浴露、香皂等洗浴用品。洗完澡后,有部分水分被皮肤吸收,要趁这个时候马上涂抹一些有油性的润肤霜,以阻隔皮肤水分的蒸发,饮食上多吃些润燥的食物,如花生肉粥、喝茯苓当归汤等。

打赏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