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叮咚,春笋冒头。雨后春笋生机蓬勃,十分符合中医养生中提倡的“春生”的意义。笋有脆嫩甘鲜、爽口清新、味道鲜美、食而不腻的特点,苏东坡称道:“无竹令人俗,无肉使人瘦。若要不俗也不瘦,餐餐笋煮肉。”
不过,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提醒,笋虽甘美,却滑利大肠,无益于脾,因此有“刮肠篦”的俗称,假如吃不得法春笋就会变成“春损”。
根据笋的产地、发笋之时不同又分很多种:淡笋、甘笋、苦笋、冬笋、春笋。唐梁介绍,笋性味甘、微寒,无毒;利膈下气,化热消痰爽胃。多数用于食用,一般不入药。
现代研究发现,笋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、糖类、胡萝卜素,还有维生素B1、B2、维生素C以及钙、磷、铁、镁等,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。笋中纤维素含量较高,在肠道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,增加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,不仅能防治便秘,而且可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。
另外,笋不含脂肪、淀粉少,属于天然低脂、低热量的食品,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。
食用注意:
唐梁介绍,笋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,以嫩的口感最佳,挑选时看其颜色,以嫩黄色为佳、笋肉颜色越白则越嫩。笋节与笋节之间越鲜嫩越好。他提醒,吃笋还有以下注意事项。
1.春笋食用不宜过量。在食用笋时,应将它烧熟煮透,或用开水烫5~10分钟,然后再配其他食物炒食。这样,大部分草酸在高温下分解,又减少其涩感,使味道更鲜美。
2.笋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,因此患有泌尿道结石的人不宜多吃。因笋中含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,所以生长期的儿童及骨质疏松者应注意不宜多吃笋。
3.笋性味甘寒,含较多的粗纤维素,凡脾胃虚弱、消化道溃疡、肝硬化、食道静脉曲张、慢性肠炎等患者,忌食寒性、难消化之物,所以不宜吃笋,以免加重病情。古人认为,加生姜、麻油可减少其滑利大肠之弊。
4.笋系大寒之品,大病初愈、妇女经期产后、有过敏性哮喘的人,不宜吃笋。此外,笋还能助发疮毒,发湿毒,故凡湿疹、痈疮患者,也应忌吃笋。 据《广州日报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