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第一颗气象卫星的名字是风云一号A星(风FY-1A),于1988年9月7日,由长征四号火箭发射进入预定轨道,卫星本体是六面体,星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帆板,卫星总长度为8.6米,星重750千克,三轴定向稳定,卫星高900公里,倾角99°,周期102.86分钟,每天卫星绕地球为14圈。
首颗FY-1A卫星入轨后获取了大量高质量云图资料。运行不久,发现水汽对红外探测器造成污染,由于遭遇强烈的太阳活动,卫星发生太阳单粒子翻转事件,姿态失控,卫星工作了39天。没有达到预定的工作寿命要求。
风云一号研制的历史背景
1965年,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性军用气象卫星“布洛克”一号,向全球播送数据信息,它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准确预测天气的序幕。美国卫星数据全球播送后,中国接收美国气象卫星辐射计的数据,发现它在台风预报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。
1969年初,一场雨雪冰冻灾害波及半个中国。中国虽然能接收国外气象卫星云图,但只是单纯的“黑白图像”,无法挖掘原始数据、反演各种气象要素,应用受到极大限制。
1969年1月29日,中国国务院时任总理周恩来提出:“要赶快改变落后面貌,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。
风云一号有几颗卫星数传方式是什么
风云一号有4颗卫星,即FY-1A卫星,FY-1B卫星,FY-1C卫星、FY-1D卫星。
FY-1A/B星的数传方式为:HRPT的码速率为0.6654Mbps,工作频率为1670~1710MHz,信息格式与NOAA卫星基本相同;高分辨率图像传输(HRPT)和延时图像传输(DPT)为模拟信号。
FY-1C/D星的数传方式为:HRPT的码速率为1.3308Mbps,载波频率为1700.4MHz;DPT的码速率为1.3308Mbps,载波频率为1708.46MHz,可获取4个通道(通道1、2、4、5)、空间分辨率3.3千米的全球资料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